2019年12月18日,歐盟委員會發(fā)布公告稱,應Bondalti Chemicals S.A.代表對氨基苯磺酸產量占歐盟內同類產品總產量100%的生產商于2019年9月19日提交的申請,對原產于中國的對氨基苯磺酸(Sulphanilic Acid)進行第三次反傾銷日落復審立案調查:審查若取消現(xiàn)行反傾銷措施,涉案產品的進口對歐盟的傾銷以及對歐盟產業(yè)構成的損害是否將繼續(xù)或再度發(fā)生。涉案產品的歐盟CN(CombinedNomenclature)編碼為ex 2921 42 00(TARIC編碼為2921 42 00 60)。本案傾銷調查期為2018年10月1日~2019年9月30日,損害分析期為2016年1月1日~傾銷調查期結束。
2001年7月6日,歐盟對原產于中國和印度的對氨基苯磺酸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2002年7月25日,歐盟對此案作出肯定性終裁。2007年7月24日,歐盟對原產于中國和印度的對氨基苯磺酸進行第一次反傾銷日落復審立案調查。2008年10月16日,歐盟對原產于中國和印度的對氨基苯磺酸作出第一次反傾銷日落復審終裁。2013年10月16日,歐盟對原產于中國和印度的對氨基苯磺酸進行第二次反傾銷日落復審立案調查。2014年12月18日,歐盟對原產于中國和印度的對氨基苯磺酸作出第二次反傾銷日落復審終裁,決定延長中國涉案產品的反傾銷稅,終止對印度涉案產品的反傾銷措施。
關注“廣東技術性貿易措施”,獲取更多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