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對進口電子電氣產品執(zhí)行《廢棄電氣電子設備指令》WEEE指令后,歐盟今年7月1日又開始對進口產品執(zhí)行《關于在電氣電子設備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ROHS指令。
廣東主要的機電產品出口地深圳、東莞、中山等地區(qū)對歐盟的出口均受到一定影響。特別是7月以來,這些地區(qū)的出口均出現罕見的明顯下滑態(tài)勢。如何應對“雙指令”的影響,已經成為機電企業(yè)面對的突出難題。
與之相比,去年實施的WEEE指令則規(guī)定,在歐盟銷售的電子電氣產品,自主生產商要于
廣東機電產品對歐出口貿易量約占全國的1/3。2005年廣東對歐盟出口機電產品265.2億美元,占廣東對歐盟外貿出口額的75.6%,而輸歐機電產品中約有70%屬ROHS范圍內的產品。盡管此前業(yè)界公認“雙指令”殺傷力強大,但兩者真正實施所帶來的影響還是讓廣東許多機電產品出口企業(yè)難以承受。
據深圳海關統(tǒng)計,7月份深圳口岸對歐盟出口機電產品10.7億美元,增速與今年上半年相比,回落了5.2個百分點。中山海關的統(tǒng)計也顯示,7月中山對歐盟機電產品出口僅為1.1億美元,下降7.7%,是今年以來的首次下滑;東莞市外經貿部門的統(tǒng)計則顯示,今年1至5月,該市機電產品出口歐盟為20.46億美元,同比增長僅為4.66%,遠低于全市出口平均增長水平。
廣東的遭遇,全國其他地區(qū)也同樣遇到。來自商務部的數據顯示,僅在上??诎?,今年前七個月機電產品對歐盟的出口額為189.8億美元,其中,7月的出口額為25億美元,比2006年上半年月平均出口額下降8.8%,增幅比上月回落4.8個百分點。
中國機電商會此前預測,我國將至少有300多億美元產品將受兩指令直接影響,占對歐洲出口機電產品的70%。
歐盟環(huán)保指令考驗企業(yè)突圍能力.因以環(huán)保為主要測量標準,有人將歐盟的“雙指令”形象地稱為“綠色沖擊波”。特別是ROHS指令,幾乎涵蓋了所有電子、電器、醫(yī)療、通信、玩具、安防信息等產品。它不僅包括整機產品,而且包括生產整機所使用的零部件、原材料及包裝件,關系到整個產業(yè)鏈。
去年,東莞某大型照明設備生產商生產所需的上千種原材料在經過歐洲檢驗機構檢驗后,顯示有20多種不符合歐盟ROHS指令的要求。據稱,這種不合格率在國內企業(yè)中還算較低的。
這家企業(yè)的相關負責人說,檢驗出來的不合格材料,雖可以找到替代的材料,但是成本就要增加近1/10。更叫人頭痛的是,歐盟雙指令實施后,企業(yè)至少每個月要送檢一次,光檢測費一年就要上百萬元。
南開大學國際經濟貿易系
專家指出,受歐盟環(huán)保指令沖擊最大的是中小型家電及其上游配套企業(yè)。因為中小型企業(yè)在技術研發(fā)、產品檢測、管理控制及情報信息等方面不夠健全,很難在短期內適應歐盟指令的規(guī)則;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經濟實力建設應對指令的軟、硬件體系,許多中小型企業(yè)對歐盟指令無所適從。
面對“綠色門檻”不斷翻新升級的趨勢,我國有關主管部門也在積極行動。記者了解到,作為對歐盟兩項技術壁壘所做出的呼應,《廢舊家電回收處理管理條例》、《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管理辦法》年底可能要出臺。6月初,國家信息產業(yè)部已經公布了納入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重點管理的產品,從
有關專家表示,盡管目前“雙指令”對我國機電產品的負面效應突出,但隨著我國自身立法和市場規(guī)范的完善,歐盟指令對我國依法規(guī)范電子電器產品生產銷售所產生的正面效應也將逐步體現。我國企業(yè)應抓住機會積極應對歐盟的兩個指令,加快我國電子電器生產管理立法進程,增強產品出口的競爭力。
來源: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