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9日,美國國土安全部下屬的強迫勞動執(zhí)法工作組(FLETF)向國會提交《2025年關于更新<防止進口在中國開采、生產或制造的強迫勞動產品的戰(zhàn)略>報告》。該報告詳細闡述了自《維吾爾強迫勞動預防法》(UFLPA)生效以來,美國政府在打擊全球供應鏈中強迫勞動方面取得的進展和未來計劃。在現有鋁、服裝、棉花和棉制品、聚氯乙烯、海鮮、硅基產品(包括多晶硅)以及西紅柿和下游產品等行業(yè)被列為高風險行業(yè)的基礎上,強迫勞動執(zhí)法工作組在2025年報告中新增了燒堿、銅、紅棗、鋰和鋼鐵行業(yè)作為高風險行業(yè)。
自2022年6月發(fā)布《維吾爾強迫勞動預防法戰(zhàn)略》以來,強迫勞動執(zhí)法工作組已將“維吾爾強迫勞動預防法實體清單”從最初的20個實體擴展到144個實體。這份清單上的實體所生產的商品將受到《維吾爾強迫勞動預防法》的可反駁推定條款的約束,即除非進口商能提供明確且令人信服的證據證明商品不含強迫勞動成分,否則禁止其進入美國。自UFLPA的可反駁推定條款生效以來,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BP)已審查了超過16,000批次貨物,總價值近37億美元,以“確保由強迫勞動生產的商品不會進入美國商業(yè)市場”。

關注“廣東技術性貿易措施”,獲取更多服務。